特色病案 - 陈大舜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您的位置: 陈大舜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特色病案详细

眩复温胆汤相关医案一则

发布时间:2018-06-12 14:55

眩复温胆汤

    [药物组成] 旋覆花、炒枳壳、姜竹茹、法半夏、郁金、陈皮、紫苏梗、炙甘草各10g, 代赭石、灵磁石各30g,茯苓15g。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和胃化痰,降逆止眩。治痰浊气逆、肝胃不和者,症见头晕,头重昏蒙,眼花,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虚烦不眠。

    [使用方法] 常规煎服。

    [加减应用] 便秘者加大黄、决明子;热象明显者加黄连;湿象偏重者,加藿香梗、川厚朴;胸闷重者加瓜蒌皮、丹参;痰浊壅盛,肝风上旋者,天麻、僵蚕、全蝎、石菖蒲。

    [按语]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密切相关;而《丹溪心法·头眩》记载“无痰不作眩”,指出痰为眩晕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眩晕发病急、症状重、呕吐甚者多属实证、痰甚。眩复温胆汤由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而成,以治疗眩晕证属痰浊气逆、肝胃不和者。方中旋覆花功擅下气,能化胶结之痰,为治痰阻气逆之要药;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使气降则痰降,二者合为君药;“脾为生痰之源”,用茯苓健脾利湿,使湿去痰消;而脾胃的升降运化,又受肝胆的疏泄升发的影响,肝旺可承脾土,而致脾胃运化水湿失常,故此处将温胆汤中枳实改为枳壳,并配合郁金、陈皮、紫苏梗,以加强疏肝理气和胃之效,配合代赭石和灵磁石以平肝潜阳、镇摄肝胃之逆气,助君药降逆下气,止呕化痰;姜竹茹清热化痰;甘草益气和中,合茯苓健脾助运以绝生痰之源,兼调和诸药。综合全方,疏肝与和胃并行,理气与化痰并重,既治痰湿之标,又治生痰之本标本兼顾。临床常用此方治疗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亦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所致眩晕,但仍须同时服用西药降压。
    [医案举例]某某,女,42岁2016年03月12日一诊,因反复眩晕1年余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一直规律服用施慧达2.5mg Qd,服药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当时测血压140/90mmHg,自行到药店购买止晕药物服用后症状缓解,后可因情绪低落而诱发上述症状。曾在外院头颅及颈椎MRI、CT未发现异常;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偏高;肝胆脾胰彩超提示有脂肪肝。平素饮食无规律,运动少,易情绪低落。刻诊:头晕无视物旋转,恶心欲呕,呃逆,胸闷,稍有头部不适,月经后期,量多夹块,有时自觉站立不稳,饮食二便可,苔薄质淡红有齿印,脉弦细带滑。测血压:138/84mmHg。诊断为眩晕,证属痰浊气逆、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理气,和胃化痰,降逆止眩法,方用眩复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旋覆花党参枳壳竹茹陈皮天麻白术川芎10g,代赭石煅磁石葛根30g黄芪茯苓15g,甘草6g。14,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2016年3月27日二诊,药后再发眩晕月经正常,但仍呃逆频频,走路不稳,脉沉细弦,舌苔薄白质淡齿印。治以和胃化痰,补虚降逆,平肝潜阳法,方用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红参8g丁香柿蒂旋覆花白芷10g代赭石30g葛根神曲20g天麻钩藤川芎山楂丹参15g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2016年4月9日三诊,患者诉药后无眩晕及呃逆,走路平稳,守原方续服7剂。嘱患者避风寒,舒畅情志,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如冷饮、辣椒、油炸食品等。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眩复温胆汤相关医案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