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病案 - 常小荣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您的位置: 常小荣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特色病案详细

常小荣教授特色病案——痄腮

发布时间:2022-06-26 17:17 作者: 曾理

痄腮

痄腮是以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的腮部弥漫性肿大为主症,并伴有疼痛,发热,咽候疼痛的疾病,又称为“大头瘟”、“蛤蟆瘟”、“含腮疮”,相当于西医的流行性腮腺炎,常在冬春两季发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中,病情严重者可引发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起病急骤,有一定的流行性和传染性,其发生与感受风温疫毒之邪关系密切。少阳经、阳明经脉分别循行于耳下及腮部,风温疫毒易从口鼻肌表而入,侵袭肺卫,故见发热恶寒,疫毒壅阻少阳经、阳明经脉,毒邪循经上攻腮部,郁结不散,气血相搏,气滞血瘀,凝滞耳下腮颊, 则腮部肿大、疼痛。少阳与厥阴相互为表里,厥阴经环绕阴器,若受邪较重,邪从少阳胆经内传厥阴肝经,循经下迫于阴器,气血凝结,则可出现少腹、睾丸红肿疼痛;若温毒炽盛,内陷厥阴,热极风动,内扰神明,则可发生惊厥、昏迷等变证。基本病机是风温疫毒蕴结少阳、阳明经。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可以行气止痛,活血通络。

常教授认为:痄腮多由人体正气不足,外感风热时毒引起,针灸治疗应内扶阳气、外避疫邪。《素问·刺法论》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基本治则为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临床取穴以手少阳经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以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关冲为主穴,高热可配大椎、商阳、曲池,睾丸肿痛配太冲、曲泉、蠡沟,惊厥神昏配水沟、十宣、十二井。《针灸资生经·第六》中记载:“颐颌肿、颊肿痛,取巨髎、天窗、腕骨、侠溪、颊车、完骨、大迎、翳风、支正、少商、商阳。”人以气血为本,风热时毒阻滞经脉,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艾为辛温阳热之品,以火助之,两阳相得,可补阳壮阳,使真阳充足,艾灸可温通经脉,使脉道通利,气血流畅,达到通调经络阴阳的目的,常施灸法可升举阳气,密固肌表,抵御外邪,例如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膻中、神阙等穴可以内扶阳气,气血双补。

【验案一】

患者:刘xx,男,9岁。2019年3月17日就诊。

主诉:发现右侧腮部肿痛1天。

现病史:患儿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腮部肿痛,伴有咽喉疼痛,咀嚼困难,未做特殊处理,今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右侧腮部肿痛,按之痛甚,轻微恶寒发热,伴咽喉疼痛,咀嚼困难,口干,无口苦,鼻塞,流清涕,乏力,无头晕头痛、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不适,纳眠尚可,二便调。舌红,苔微黄,脉浮数。

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庭史:无特殊。

查体:T:37.6℃,P:89次/分,R:20次/分,BP:120/87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咽部红肿,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右侧耳垂周围可触及包块,大小约为2cm×2cm,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腹未见异常,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中医诊断:痄腮(风温袭表)

西医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辨证分析:风温之邪侵袭人体,初犯肺卫,肺失宣肃,肌表内束,正气抗邪于肌表,故见发热恶寒;邪蕴少阳经脉,循行耳下腮部,故腮部肿痛;邪气侵袭肺卫,且口鼻为肺之门户,可见鼻塞,流清涕;邪毒上攻咽部,故咽喉疼痛,咀嚼困难;少阳经开合失司,邪气阻滞经络,郁而化火,津为热灼,故见口干;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失养,故乏力。舌红,苔微黄,脉浮数为外感风温,邪郁少阳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体针:翳风(右)、颊车(右)、听宫(右)、合谷(双)、外关(双)、关冲(双),毫针常规针刺,以泻法为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放血疗法:角孙(右),三棱针轻叩,点刺出血为宜,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灸法:取大椎,艾灸20分钟。

疗程治疗结束后,诸症消失,痊愈。

:针灸治疗痄腮取手少阳、手足阳明经为主,病位在耳下腮部,为手少阳、手足阳明经脉循行经过,本例患儿急性起病,体温37.6℃,低热,热势不高,症见右侧腮部肿痛,按之痛甚,伴咽喉疼痛,咀嚼困难,口干,乏力,查体可见咽部红肿,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综合以上症状体征,辨证属风温袭表证。针刺以翳风、颊车、听宫、合谷、外关、关冲为主,翳风穴位于颈部,耳垂后方凹陷,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是手足少阳之交会穴,《针灸穴名解》言:“穴在耳后陷中,四周隆起,近风池,能治风症,故名翳风”,针刺该穴可以调节手足少阳经气血,激发三焦气化作用,起疏风清热、消肿止痛之功;颊车穴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可转输水谷精微上达头面部,又可接收手足少阳经气,滋养经络气血,且颊车穴主司下颌关节的开阖咀嚼运动;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是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针刺该穴可显著改善腮部气血瘀滞状态,气血通则疼痛缓解,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关冲穴位于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手少阳三焦经根于关冲,为三焦经之井穴,可以直泻三焦之热毒,祛除少阳邪气,配合角孙穴点刺放血,能宣散面部气血壅滞状态,疏解邪热而解毒,通利三焦气机,功奏清热消肿之功;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为手阳明经原穴,手阳明经气血皆汇聚与此,该穴素有“面口合谷收”之称,针此行泻法可疏解表邪,利咽解毒;外关穴作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又是阳维脉的八脉交会穴,可内扶正气,调节气血,正气足则病邪不侵,针刺外关穴可疏调少阳枢机,清泄郁热;大椎穴为督脉要穴,总督一身阳经,《针灸甲乙经》言:“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故灸大椎穴能振奋周身阳气,增加卫阳之力,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补之可壮一身阳气,配合患处局部取穴,远近结合,共达疏风清热,消肿散结之功。

【验案二】

患者:周xx,男,10岁。2020年7月10日就诊。

主诉:双侧腮部肿大疼痛伴发热2天。

现病史: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腮部肿大疼痛,咽候疼痛,口渴,咳嗽,咳黄痰,质稠,伴有发热,最高体温39.1℃,至当地卫生院,诊断为腮腺炎,予“阿莫西林、蒲地蓝消炎液、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仍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7℃,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双侧腮部肿大疼痛,按之痛甚,质硬,发热,不恶寒,伴咽喉疼痛,张口受限,口渴,喜冷饮,口苦咽干,咳嗽,咳黄痰,质稠,无头晕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不适,纳眠尚可,小便黄,大便未解。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庭史:无特殊。

查体:T:38.6℃,P:102次/分,R:21次/分,BP:115/8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咽部充血红肿,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侧耳垂周围可触及包块,左侧大小2cm×1cm,右侧大小3cm×2 cm,压痛(+),局部皮温增高,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腹未见异常,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痄腮(热毒蕴结证)

西医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辨证分析:风温热毒直入少阳、阳明经脉,故腮部肿大疼痛,按之痛甚,质硬;里热炽盛,正邪剧烈斗争,故发热;热灼津液,津液大伤,故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肺与大肠相表里,热结肠道,津液亏虚,肠失濡润,故大便未解;热毒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热毒炼津化痰,故咳黄稠痰;热郁胆经,胆气上逆,故口苦咽干;热盛致气血涌动,故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散结止痛。

体针:翳风(双)、颊车(双)、合谷(双)、曲池(双)、角孙(右),大椎,毫针常规针刺,以泻法为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放血疗法:双侧关冲、商阳三棱针轻叩,点刺出血为宜,隔日1次,2次为1个疗程。

中药:桔梗 5g,玄参 5g,芦根10g,连翘 5g,升麻 3g,板蓝根 5g,蒲公英 5g,柴胡 6g,牛蒡子 5g,浙贝母5g,苦杏仁3g,生甘草 5g,共5剂,水煎服,每日1剂,文火煎煮两次,每次40分钟,共取汁400ml,早晚饭前半小时各温服1次。

治疗结束,痊愈。

: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外邪易传变入里,从阳化热,本例中的患儿因风温热邪传里,热毒互结而发病,热毒壅阻少阳、阳明经脉于耳下腮部,灼伤肺络,灼津成痰,阻于气道,肺失宣肃。翳风穴、颊车穴为痄腮的要穴,翳风穴能够活血行气,配合颊车穴进行针刺,有助于宣散患部蕴结之气血,疏通经气,改善闭塞状态,以消肿散结;另取合谷穴,是手阳明经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针刺该穴可清泻少阳、阳明两经的郁热温毒;曲池穴位于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为手阳明经脉气所入之处,其五输穴之合穴,合穴是经气汇聚合于脏腑的穴位,针刺合穴有促使经气通达,激发脏腑原气的作用,曲池穴有清热泻火之效,与角孙穴相配,另加关冲穴及商阳穴点刺放血,可清解腮部温毒,疏通气血之阻滞;大椎穴为督脉腧穴,与六阳经相连,素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运行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固护阳气,对治疗高热效果良好;再内服中药汤剂,以普济消毒饮为主方加减,共奏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之效。

【验案三】

患者:王x,男,11岁。初诊:2020年6月5日。

主诉:右侧腮腺肿胀2周,伴左侧睾丸肿痛2天。

现病史:患儿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腮腺肿胀,疼痛,不可耐受,发热,最高体温38.0℃,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腮腺炎”,予补液、抗病毒、止痛等对症支持处理后,右侧腮腺肿胀逐渐消退,无发热,2天前出现左侧睾丸肿痛,小腹疼痛,发热,最高体温37.9℃,自行口服布洛芬退热止痛,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右侧腮腺稍肿胀,左侧睾丸肿痛,少腹疼痛,疼痛拒按,不可耐受,发热,稍觉咽痛,口不干,无头晕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不适,纳眠尚可,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

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平素喜食辛辣刺激之品,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庭史:无特殊。

查体:T:37.6℃,P:100次/分,R:20次/分,BP:107/78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咽部稍红肿,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右侧耳垂周围可触及包块,大小约1cm×1.5cm,压痛(±),局部皮温正常,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压痛(+),反跳痛(-),左侧睾丸肿痛,大小约4cm x5cm,局部皮温稍高,右侧正常。

辅助检查:阴囊彩超:睾丸增大,回声不均匀。

中医诊断:痄腮(毒窜睾腹证)

西医诊断:1.流行性腮腺炎 2.睾丸炎

辨证分析:温毒阳邪外侵入里,壅遏少阳经,经气不通,气血瘀滞,故腮部肿胀,少阳经与厥阴经互为表里,厥阴经环绕阴器,温毒从少阳胆经内传厥阴肝经,循经下迫于阴器,气血凝结,则睾丸及少腹疼痛;温毒为阳邪,易致阳盛,与正气相争,故见发热;邪客肺卫,损伤肺络,故见咽痛;风温热毒下传厥阴肝经,故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消肿。

体针:合谷(双)、太冲(双)、大敦(双)、外关(双)、曲泉(双)、曲池(右),毫针常规针刺,以泻法为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放血疗法:双侧大敦三棱针轻叩,点刺出血为宜,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中药:龙胆草 3g,连翘 3g,生地黄 3g,山栀子3g,延胡索 5g,炙甘草 3g,黄连 3g,黄芩 3g,蒲公英 3g,赤芍 5g,桃仁 5g,莪术 5g,木香 5g,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文火煎煮两次,每次40分钟,共取汁400ml,早晚饭前半小时各温服1次。嘱患儿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食发物,规律作息。

治疗结束,痊愈。

:痄腮并发睾丸炎,中医称之为“痄腮引睾”,其因为外感风热温毒,加之患儿平素喜食辛辣刺激之品,脾胃素有积热,易化热生火,风热温毒外侵入里,壅遏少阳之络,且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邪毒下陷厥阴,循经下迫于阴器,以致气血凝结故发为睾丸肿痛,正如《冷庐医话·杂病》中云:“痄腮之症,肿痛将退,睾丸忽胀,乃邪毒内陷,传入厥阴脉络,睾丸肿痛”,中医认为该病是温热毒邪侵袭少阳致使经气不畅,气血凝结,故痄腮肿胀疼痛,继而热毒经足少阳胆经内传足厥阴肝经,使经脉环绕的阴器肿痛。针刺以合谷穴、太冲穴、大墩穴、外关穴、曲泉穴、曲池穴为主,手阳明经的经脉、经别、经筋均上行于头面部,故针刺合谷穴可有效治疗头面部疾病;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动脉搏动处,太冲穴为厥阴肝经之原穴,在肝经气盛大之处,具有疏肝行气之效,肝主疏泄,疏泄不及则经气不通,不通则痛,针刺该穴可畅气机,调气血,通络止痛;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为厥阴肝经之井穴,具有疏肝泄热,理气调血的功效,针刺该穴配合点刺放血旨在泄肝经郁热,活血行气,另取曲池穴、外关穴针刺,可清泻肝火,活血行气;曲泉穴位于膝部,腘横纹内侧端,半腱肌肌腱内缘凹陷中,为足厥阴肝经之合穴,合穴是经气汇聚之处,针刺此穴可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正如《肘后歌》中曰:“脐腹有病曲泉针”,再配合中药汤剂,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加减,共奏疏泻肝火,活血消肿之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常小荣教授特色病案——痄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