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病案 - 常小荣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您的位置: 常小荣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特色病案详细

常小荣教授特色病案——中风

发布时间:2022-06-26 17:18 作者: 曾理

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总体上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咨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较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等有促进作用,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四十,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加强防治。

常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刺激,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肝阳暴亢,内风扰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本病中风的形成虽有上述各种原因,但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该病病位在脑髓。临床治疗急则治其标,急性发作选水沟、内关、三阴交主穴开窍启闭督脉入络脑,选用该经上的水沟(人中)进行治疗,可以疏通脑内经脉,祛除瘀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内关是心包经络穴,又通阴维脉,可调理三焦气机和五脏的功能,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以疏肝平肝、健脾化痰,使逆乱的气机得以平顺,痰浊瘀血得以消除。缓则治其本,本病后遗症期主要表现为中经络,可根据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选配其他穴位进行治疗。针刺手法方面,根据虚实辨证施行。病情属实证者,施以提插捻转泻法,以重刺激为主。病属虚证者,施以补法,以轻刺激为佳。或以灸法温行气血,疏经通络,提振阳气。

【验案

患者:某,男,55岁,公务员初诊:2019年11月13日。

主诉:侧肢体麻木、乏力5月余。

现病史:患者平素性躁,半年前突发脑出血,在某省级三甲医院住院治疗1月,病情好转左侧肢体瘫痪,左下肢无力,站立困难,需人搀扶,上肢不能抬举,左手不能伸屈,饮水呛咳,经西医康复治疗治疗4个月,效果不佳。遂来就诊。现症见:左侧肢体瘫痪,行走需拄拐或人搀扶,站立不稳,言语謇涩,饮水呛咳,咯痰,头晕目眩,无恶寒发热,便秘,舌质暗,舌苔黄腻,脉弦滑

既往有“高血压2级”病史20余年,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一次1片,每日一次,现血压控制尚可

查体:T37.6℃,P77次/分,R20次/分,BP135/95mmHg。神清,精神状态一般,记忆力、计算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活动自如,无眼球震颤,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口角右侧㖞斜。左侧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脑CT示:右侧颞叶低密度影。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热扰窍证

西医诊断脑出血恢复期

辨证分析:痰浊内生,郁而化热,上犯于脑,瘀阻脑络,溢出脉外,而见半身不遂,口角㖞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中焦气机瘀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见头晕目眩;痰浊内蕴见咯痰,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为痰热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活血通络。

体针内关、委中、三阴交、百会曲池、太冲、合谷、肩髃、手三里、阳溪、后溪、陵泉、内庭、丰隆。嘱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委中、内关、三阴交三穴针刺后行平补平泻手法,余穴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10分钟行针1次。

灸法:针刺治疗后,于百会、脾俞、俞、三阴交穴、陵泉和手三里温和灸,每次5-10分钟,1天灸1次。

方药:生大黄10g(后下),全瓜蒌15g,胆南星12g,枳实15g,丹参15g,天麻10g,钩藤10g(后下),陈皮12g,桃仁10g,红花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1次。

治疗3周后,患者左下肢较前有力,有时能丢拐缓行,上肢能上抬至腰部水平,咯痰减少,便秘好转舌质红、苔黄,脉弦略滑。肌力好转左上肢3级,左下肢4级。但左手指不能伸屈,左足趾亦伸屈功能不全。为促进左手足神经功能的恢复,在继续上述治疗方案的同时,辅以电针治疗。取穴:患肢:曲池、合谷、手三里、足三里、陵泉、三阴交穴处针柄连接G-6805电针仪,以断续波刺激,频率为20Hz,强度以患者双下肢抖动,无疼痛感,可以耐受为度。方药加减(生大黄6g[后下],全瓜蒌9g,桃仁10g,红花6g,黄芪12g,黄芩10g,石菖蒲12g,全蝎9g,地龙9g,赤芍12g,胆南星10g,枳实10g,丹参15g,天麻15g,钩藤10g,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并配合康复功能锻炼,1个月为1疗程

3个疗程后,患者行走尚可,不用拄拐,上肢可抬至平肩。吞咽功能明显好转。

按语:该例患者饮食酒液厚味,脾气虚弱,健运失常,痰浊内生,郁而化热,加之性情急躁,情志不畅,气机不畅痰热互结,阻滞经络,痰浊上蒙脑窍,则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吞咽不利。治疗上采用清热化痰活血通络为法,通畅腑气,祛痰达络,敷布气血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气血逆乱得以纠正内关、曲池、丰隆、阴陵泉诸穴清热祛湿化痰,百会、三阴交、脾俞、胃俞等灸之,“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医学入门》),以调节脏腑功能,扶助正气,引热外出,疏通经络,选用电针改善肢体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改善肌肉组织的营养。服用星蒌承气汤加减,通腑泄热,涤痰通络。本案辨证施术得当,针并用,切中病机,故效果明显

【验案

患者:某,男,62岁退休职工。初诊:2019年2月23日。

主诉:右侧口眼歪斜,伴肢体麻木、乏力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突发脑梗塞长沙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接受系统康复训练,病情有所改善,遗留侧肢体瘫痪。现症见侧肢体麻木、乏力拄拐行走,向前迈步乏力,下肢拖曳前行,身形较瘦,语声低微,时感头晕、头重脚轻,腰脊痛,下肢麻木,倦怠乏力较嗜睡,大便2-3日/次,便质溏结不调。舌淡胖,苔薄,脉细,尺脉弱。

既往高血压脂肪肝病史20余年现规律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12.5mg)降压,每日1片,自诉血压控制尚可。

查体:T36.6℃,P74次/分,R27次/分,BP142/85mmHg。神志清,面色淡白,眼球运动自如,右侧鼻唇沟变浅,颈部无抵挡,心率74次/分,心律整齐。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高。左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病理性神经反射未引出。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脾肾阳虚,痰湿阻络

西医诊断脑梗塞后遗症

辨证分析:脾肾阳虚,痰湿偏盛,以致风夹湿痰之邪上壅清窍而致肢体麻木,乏力,阳虚则阴寒内盛,属太阴少阴合病,湿邪内生,上蒙清窍,故而感头重晕,倦怠,较嗜睡;肾虚则腰膝酸无力。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气虚衰则全身脏腑无以温养充实,故形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亦为阳虚阴盛的表现。

治法温肾健脾,祛痰通络。

体针百会、神阙、内关、俞、脾俞、三阴交、曲池、中脘、天枢、足三里、合谷迎香溪、后溪、陵泉、颊车。嘱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针刺俞、脾俞诸穴行提插捻转补法。再取仰卧位,中脘、足三里太溪行提插捻转补法余穴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10分钟行针1次。

灸法:百会施以温针灸(在针柄上插入1-2厘米艾炷,点燃,注意用硬纸片在局部穴位处遮挡,以防皮肤灼伤),神阙施以隔附子饼灸,3-5壮。

方药:熟附子15g(先煎),党参 10g,山药15g,干姜 10g,炒白术 10g,炙甘草 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1次。

治疗4周后,患肢活动较前灵活有力,下肢知觉较前恢复,肤温渐复,上肢能上抬至胸部水平,肌力、肌张力好转,仍有双下肢冰冷,倦怠乏力明显。在继续上述治疗方案的同时,辅以温针灸治疗针刺得气后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和阴陵泉穴的针柄上插入1-2cm艾炷,点燃,注意用硬纸片在局部穴位处遮挡,以防皮肤灼伤,等到艾完全燃尽之后,且毫针完全冷却后才能够出针并配合康复功能锻炼,1个月为1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下肢活动明显好转口眼歪斜改善,上肢可抬过头。肌力:上肢4级,下肢5级。手指脚趾屈伸较灵活,生活自理。

本例患者为脾肾阳虚,水液无运,痰湿壅滞,虚实夹杂之证。头重脚轻,腰脊痛,尺脉弱为肾阳不足表现。若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发生阻滞,聚液为痰,痰蒙清窍,脾失去了肾阳的温煦作用,则会致使脾运化失调,痰湿内生,痰浊上扰神明,诱发中风。治疗以针灸并用,脾俞、肾俞健脾补肾,培补先、后天之本;艾灸百会、神阙,益气助阳,培元固本,并配合康复锻炼服用中药附子理中汤加减,健脾温肾培固阳气,调整脏腑阴阳,调畅经络。

【验案

患者:刘某,男,51岁,干部。初诊:2018年12月3日。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语言不利5月余。

现病史:5个月前突然脑梗塞,神昏,醒后左侧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曾在当地医院进行高压氧及中药等中西医治疗,有所好转,但未能治愈,病情反复。现症:左下肢可行走,但步态跛状,,面色淡白,形体浮胖,气短乏力懒言,偶有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抽搐,纳寐欠佳,舌体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

查体:T36.8℃,P76次/分,R22次/分,BP124/82mmHg。神志清楚,语言不清,不流利。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0mm,光反应灵敏。双眼向各方向运动充分、无眼震。舌未居中,咽反射存在;颈强阴性,构音障碍,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可。巴彬斯基征(左:+,右:-)。颅脑CTA: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稀疏并右侧额叶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证)

西医诊断:脑梗塞恢复期

辨证分析:气虚,津液、血瘀无力畅行,停滞瘀阻,流窜经络,脉络不畅,不能濡养脑络,故见半身不遂、舌歪语蹇。气主动,主煦之,气虚则肢体软弱、面色淡白、气短乏力,懒言。气主化津,又主摄津,气虚不能化水则形体浮胖。气虚不能摄津,则心悸自汗。舌脉为气虚血瘀或气不化津之象。

治法:益气活血,利咽开音。

体针:百会、廉泉(不留针)、通里、内关、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血海、悬钟。嘱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廉泉穴强刺激,不留针。再内关、三阴交针刺后行平补平泻手法,血海、足三里悬钟行提插捻转补法余穴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10分钟行针1次。

灸法:百会、脾俞、胃俞、肾俞施以温和灸法,隔日一次。

方药:黄芪50g,当归20g,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12g川牛膝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1次。

治疗3周后,患者自觉周身舒适,纳尚可,语言进步。继续上述治疗方案体针加神门、合谷,头针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2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并配合康复功能锻炼

治疗2月,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语言清晰;行走自如,恢复工作,遗留左上肢小臂后侧及小指偶感麻木,余无特殊不适,基本治愈。

按语:本例患者为中风病-中经络之气虚血瘀证。中风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故见半身不遂,肢体活动不利且久病多虚、多瘀,中风后恢复期至关重要,故本病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足三里、血海、悬钟、百会等穴补气助阳填髓,通里、廉泉、内关通络利咽开音,配合康复锻炼,以利功能活动恢复,方药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本案针、药、康复合用共治,方得佳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常小荣教授特色病案——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