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 - 贺菊乔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您的位置: 贺菊乔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名师教学详细

中医外科辨证与辨病浅谈

发布时间:2017-05-15 23:21

中医外科辨证与辨病浅谈

    辨证论治乃中医理论之精髓,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自倡中西医结合以来,辨证与辨病已成为医疗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偏向,诸如只注意西医辨病,而忽略了中医辨证,中药西用,只注重专方专药的应用,而忽略了辨证选方用药,等等,这样用抛弃中医自己的精髓的办法,去学习别人的长处,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效果,发展下去势必走上某些人已经走过的“废医存药”的错误道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笔者试就中医外科中存在的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一、辨病必须与辨证相绪合

    中医强调辨证用药,是因为它运用了中医学术之所长—从整体出发,调整机体功能,恢复机体的正常平衡状态,使之战胜疾病。若弃辨证不顾 只注重专方专药的应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势必造成弊害。如王某,男性,因右侧腰部疼痛,并向同侧下腹部放射,伴肉眼血尿,尿痛二年。经照片确诊为“右侧输尿管上段绪石。”其结石约1cm x0.8cm大小,在某县医院住院达二月之久,查阅其随身所带之处方,竟不顾具体情况,概服“八正散”,患者服药100余剂,症状未有改善。复转入省级某医院,医者同样处以“八正散”,略予加减,配合尿石总攻疗,其住院一月余,照片复查,结石仍未下移,症状不仅无好转,反而因利尿过多,津液亏损,出现腰酸膝软,形体消瘦,口干咽燥,纳差,舌红少苔 脉细数等一派阴虚火旺之证。后病者转来我科求治症脉合参 投以知柏地黄丸加味 服药30 余剂 诸症皆除 照片复查 尿石下移至膀肤。“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砂淋’、“血淋”、“石淋”的范围。《丹溪心法》云“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脆生热也”。《医宗金鉴》也说“淋者皆由寒、热、湿下移膀胧致水道涩滞”。从辨证来看,可以分为多型。本例患者,前师只注重利水通淋,误认为八正散可以通治泌尿系结石病,无须辨证论治,辨证不明,不仅投药罔效,反而使病情趋于严重。后者辨证明确,施治得法,故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又如陈某,背部患“有头疽”。医者一味用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时逾一月, 局部仍未化脓溃破,反见疮形散漫、颜色暗红,患者精神萎靡,食纳无味,舌淡苔白,脉数无力,求治于一老疡医,辨证为“气血虚弱,毒滞难化。”与四妙汤加味,服药八剂,霍然而愈。“有头疽”一病,有因外感风温、湿热而致,有因脏腑蕴毒、凝聚肌表而发。而气血虚弱不能托毒外出,亦时有所见。前医一味用五味消毒饮治之,以为只要用大剂量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物就可以控制“炎症”发展,中药酉用,殊不知任何病症都有阴阳虚实之分,外科并不例外。

二、发挥治疗法辨证用药的优势

   外治法在外科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所以《医学源流》说“外科之法 最重外治。”外治疗法可以配合内治法以提高疗效,一般轻浅之症,可以专用外治收功,而危重之大疡,尤非配合外治不可。

    外治疗法的运用,须和内治一样,要进行辨证论治,反之也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如刘某,患“左舰关节结核”二年,左侧臀部形成“寒性脓肿”半月,局部不红不痛,时流稀薄脓液。医者只知用金黄散箍围,脓肿未见缩小,根据局部症状,辨脓肿为阴性。后改用温经活血、散寒化痰之回阳玉龙膏外敷,疮形明显收束。可见,辨证用药,疗效迥然有别,内服药如此,外敷药也是如此。

三、把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各种病症的形成 很多是脏府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一种外科疾病的发生 也决不单纯是局部的病变 而是与脏腑、经络、津液、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从人体整体出发 进行辨证施治 同样是中医外科临床的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正如《外科理例》所说 “外科必本于内 知乎内以求乎外 其如视诸掌乎? 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医治外科疾病必须审其病因 明其证候无论内外疮疡皆无遁情。但是外科毕竟不同于内科它具有本身的特点。从疾病表现的形式来看它不仅具有全身症状 更有明显的局部症状 所以对局部辨证又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故外科疾病除注意整体辨证外 还要辨别局部的阴阳属性 从肿、痛、痒、脓的性质 辨疾病的善恶 顺逆 以之指导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在《疡医大全》中就明确指出 “凡诊视痈疽 施治 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有误 治焉有差!”前贤所论 实为宝贵。若能如此则治疗上就会不发生或少发生原则性错误。《金匣要略》立大黄牡丹汤和慧改附子败酱散二方 同治肠痈。但前方用于“少腹肿痞 按之即痛如淋 全身有寒热症状;后方用于“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全身无发热病虽同在一府 用药却有阴阳之别。为中医外科辨证施治 树立了最早的典范。肿、痛、痒、脓是外科疾病中显而易见的四大症状然而这些症状的表现并不是千遍一律的,例如辨肿有高肿和漫肿之别辨脓有清稀和稠浓之分等等历代疡科专著讲述甚详 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应该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从局部中探求整体把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进行辨证施治.综上所述 中医外科临床中 必须坚持以中医辨证为主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 使中医外科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发表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222-23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中医外科辨证与辨病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