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 - 李传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您的位置: 李传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名师教学详细

眼科临床用药经验

发布时间:2014-04-24 19:19

1、运用三七的经验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温,主入肝、胃二经。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本草纲目》谓本品“止血、散血、定痛”,已将本药的功能概括得淋漓尽致。现代研究,本品含三七皂甙、黄酮甙等成分。三七皂甙能收缩血管,缩短凝血时间,能使血小板增加,起止血作用。黄酮甙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减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说明三七皂甙起止血作用,黄酮甙起活血作用,证实本品既有止血又有活血的双重作用。临证常将本品用于既需要止血又需要活血的眼病,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早期、前房积血反复发生、高度近视视网膜下有新生血管黄斑部而反复出血者,中渗、黄斑湿性变性而反复出血者,可用三七粉3g,日分2次送服,也可用汤剂兑服,还可用胶囊吞服。本品既止血又活血,为活中有止,止中有活的代表药物。达到了止血不留瘀,散瘀不出血的目的。

2、运用泽兰的经验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苗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辛、性微温,主入肝与脾经,能活血化瘀、行气消肿。常用于眼内出血,如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出血。这是眼科医生的常规用法。李教授根据本药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利水消肿的功能,常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初期。视网膜有出血而兼有水肿者,或者因多种原因所致的黄斑部水肿,常与益母草、茯苓等药相伍,起协同作用。针对病因不同配伍不同的药物,如为色素层炎引起者,常与清热凉血的清营汤配伍;如为中央静脉阻塞引起者,配伍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为糖尿病引起者,配伍滋阴药物。一般用量为10克。

3、运用乳香、没药的经验

乳香味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其同属植物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两者味苦,归入心肝经,均能活血行气,疗伤止痛。外用可去腐生肌。李教授常取其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用于青光眼绝对期之眼球胀痛。临床上有些患者,病至青光眼绝对期,视力全无,眼又胀痛,又不愿手术者,以此活血止痛,因为眼球胀痛,胀者气滞也,痛者血瘀也。治疗既要行气又要活血化瘀,而乳香没药正具此作用。如有大便秘结者配伍大黄,如兼肝阳上亢者常配石决、牡蛎、夏枯草等药以平肝潜阳。二者均用炮制,不用生者,用量常用10克。古书《珍珠囊》言乳香能“定诸经之痛”,《开宝本草》言没药能“破血止痛”,正是止痛的理论依据。

4、运用昆布、海藻的经验

昆布为海带科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两者味咸性寒,海藻还带苦味。主入肝胃肾经,能软坚散结消痰行水,用于痰湿互结,瘀血机化之证,如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眼眶炎性假瘤、睑板腺囊肿等。李教授还取其软坚散结的作用,还用于黄斑部前膜 ,因为膜样物亦属痰瘀互结之证。常与玄参、牡蛎等软坚药配伍,如伴有血压升高者,则配伍既能软坚,有能降压之夏枯草。此外本药还用于玻璃体混浊,取其本药均含碘剂,与西医常用碘剂(安妥碘)注射液以治玻璃体混浊相同。只是在配伍上不同。如为退行性病变所致玻璃体混浊,常与滋补肝肾的熟地、枸杞、菟丝等药配伍。如为炎症后遗留的玻璃体混浊,常与泽泻、猪苓、车前仁等利尿渗湿药配伍。如为出血后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常与丹参、三七、川芎等活血化瘀药配伍。一般疗程2~3个月。

5、运用茯苓的经验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主入脾肾二经。具有健脾补肾利水渗湿的作用,为眼科常用内服药。李教授常取茯苓利水不伤阴,利水不峻猛的性能,常用于黄斑水肿、视网膜水肿,根据不同疾病配伍不同的药物。如中浆的黄斑水肿,常与车前仁、赤小豆配伍。中渗的黄斑水肿常与生地、丹皮、赤芍配伍。湿性黄斑变性的水肿常与熟地、黄精、淮山配伍。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黄斑水肿或视网膜水肿,常与益母草、泽兰叶配伍。色素层炎引起的黄斑水肿,常与清营汤配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黄斑水肿,常与淮山、女贞、石斛配伍。内眼手术后的黄斑水肿,常与丹参、当归配伍。视乳头水肿,常与香附、丹参等配伍。《用药心法》曰:“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水肿即为湿邪的表现,常用量为15克。

6、运用沙参的经验

本品有南北之分,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或杏叶沙参的干燥根;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两者性味基本相同,味甘性微寒,归入肺胃二经。能养阴益气,清肺化痰。内科常用于久咳不已,肺阴亏虚者。李教授常将此药用于角膜浅层病变,如浅点状角膜炎反复不已,干眼症之浅层角膜病变,常与麦冬、玉竹等药配伍。因为角膜浅层同属肺主表的范围,表现为眼干涩、荧光素浅层细小点状着色,为肺阴不足的表现。故用此滋养肺阴。如将《审视瑶涵》之十珍汤(生地黄、天冬、麦冬、白芍、当归、人参、知母、地骨皮、牡丹皮、甘草)加用沙参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满意。

7、运用陈皮的经验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之皮,又名橘皮。味苦辛性温,归入肺与脾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眼科常用此配方治疗痰湿之胞生痰核,水湿停滞之眼睑或视网膜水肿。李教授常将此用于防治久服滋阴明目药出现腹胀反应者。一般嘱病人用陈皮煎水送服滋阴明目药。《本草纲目》谓:“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说明该药用药广泛,用此药防治滋阴药之助湿碍脾,亦有其理论依据。

8、运用枳壳的经验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味苦辛酸,性温,归入脾胃二经。以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为长。常用于肠胃气滞,腹部胀满以及气滞血瘀之证。这是常用之法。李教授常用此以降浊气,因为本品能宽肠理气。《日华子本草》记载:“本品能健脾开胃,润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其中下气,下者降也,气者指其浊气,下气即降浊气,人身之清气宜升,温煦上部清窍,即眼、耳、鼻、口是也。浊气即污浊之气,浊气宜排泄从大小便出也。清气宜升,浊气宜降,这是生理自然,降浊的目的是为了升清气。对于清气下陷之证,如眼睑下垂之重症肌无力,治疗以大量益气升清之药,如黄芪、党参、白术之类,常配少量枳壳(一般是3~6克)目的是降浊气,降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升清气。临证常用补中益气汤配伍少量枳壳以治疗重症肌无力之眼睑型即是例证。

9、运用香附的经验

香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味辛微苦,性平,主入肝经。其主要作用为疏肝行气。疏肝者能解肝郁,行气者能通气滞。临床常用于肝气郁滞所致的多种眼病。李教授最喜欢用于眼胀不适或眼胀而痛。眼胀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眼病,但主用于开角型青光眼视力疲劳以及不明原因之眼胀。眼胀为气机郁滞的表现。气不滞则眼不胀,而气滞主要责之于肝,因肝开窍于目故也。在屈光不正中,常在助阳活血汤中加香附,并伍以夏枯草。但香附宜炮制,炮制的方法有多种。《本草纲目》“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炒黑则止血,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青盐炒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李教授常用的是制香附,常是与黄酒、醋同煮者。

10、运用羌活、防风的经验

羌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两者均为辛温解表药,能发散风寒。内科用于风寒表证,这是通用的方法。眼科常与清热药如黄芩、栀子等药配伍,用于风热所致的结膜炎,如眼科常用的驱风散热饮即是,这也是眼科的常用方法李教授常取其升发之性,用于角膜炎性疾患,角膜炎表现为“翳膜”,《证治准绳》曰:“翳膜者风热重则有之”。说明角膜炎要以驱风清热、退翳除膜为主。而羌活、防风既能驱风散邪,又能升发退翳,故在角膜炎中亦为常用药。老师常将此药用于角膜炎的全过程,角膜炎初起,常与黄芩、栀子、银花、连翘等药配伍;角膜炎中期常与胆草、栀子或大黄配伍;角膜炎后期,常与生地、玄参、麦冬、蝉蜕、木贼等药配伍。常用量一般为6~10克。李教授认为,内科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之说,而眼科有一分怕光即有一分风邪的经验。

11、运用白茅根的经验

本品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寒。归入肺、胃、膀胱经。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现代研究本品含有大量钾盐、茅根甙、果糖、葡萄糖、甘露醇等,能缩短出凝血时间,增强凝血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其甘露醇有利尿降压作用。李教授常用于外伤性前房积血。因为外伤性前房出血,既要止血,又要降压。而白茅根正好具有止血与利尿降压的作用。若因内眼手术如抗青光眼手术而出现前房出血者,亦为适宜。本品药源广泛,药性平和,药量可致20~30克。

12、运用牛膝的经验

本品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平,归入肝肾二经。能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老师常取引血下行之功,用于肝阳上亢,肝失藏血以致眼底出血者,如老年人之视网膜静脉栓塞,黄斑湿性变性,高血压之眼底出血、动脉硬化之眼底出血等。并常与石决明配伍。因为石决明为平肝潜阳药。而牛膝性善下行亦有潜阳作用,两者合用对于肝阳上亢,肝失藏血者更为有效。临床上有些患者,并无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血压增高等肝阳上亢的症状,只要是老年人,李教授常用此以平肝潜阳,而获止血之功。

牛膝有川牛膝、淮牛膝之分,常用的是川牛膝。据报载,淮牛膝已列入52种致癌植物,最好不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眼科临床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