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风采 - 刘绍贵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您的位置: 刘绍贵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专家风采详细

专家风采

刘绍贵,字瑞徵,湖南华容县人。1964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并留校工作至今。主任中药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三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医药师承教育博士生导师。20127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刘绍贵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曾先后担任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理事、常务理事及省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职;1993年起连续担任全国医院中药管理分会13届委员;1997年连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并担任过湖南省中医院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医院管理协会药学专家组副组长。并受聘为湖南省新药评审、中医药科技成果评审、卫生系列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国家基本药物与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药品价格、湖南省和长沙市医疗事故鉴定等多个评审委员会委员或专家库成员,以及省老科协讲师团和省科普养生专家讲师团成员、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同时被先后聘为《中药与临床》、《湖南中医杂志》、《湖南中医药导报》、《中医药导报》、《中南药学》、《中国药房》、《中国药业》、《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当代医师》、《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等10余种专业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或副主编。在我省医药卫生界享有良好声誉和很高威望,被许多人称为德艺双馨的专家和后学者的楷模。

刘老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坚信“德者业之基,德者才之主”。自觉以先贤和当代名家为楷模,常怀克已,内省“修炼”,把陶冶情操、仁爱、精诚、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勤奋敬业、潜心挖艺、精益求精,以求德艺双馨,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并不断总结撰写了许多品德修养、发人警醒、催人奋进的人生感悟,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座佑铭和养生座佑铭,既坚实了自己的人生基石,铸就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又使后学者受到了有益启迪。

刘老几十年如一日,精勤不倦,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治学严谨,始终把读书学习视为明理、明志、品德修养、净化境界、增长才智、为民服务、求其立身之本、进入“自由王国”的迫切需要。认为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必须自强不息,奋发努力,永不满足,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当作人生的乐事。不断夯实专业理论功底,拓展学术视野,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医院药学领域应用自如,在传承发展中药学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其学术理念:一是根据历史和现实经验,提出“中、高级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理应医药兼通,才能取得传承发展本草、方药学的能力,担当起传承发展中药学术的重任,也才能适应医院药学发展方向和模式的转变,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并为此撰写发表了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二是中药的应用必须谨守理、法、方、药、辩证施治的原则,在中药药性理论指导下用药,不能只按适应症选药。中药不能西用,西药也不宜中药化;三是认为安全性是药物的第一要素,加大中药用量,提高临床疗效,决不能以增加安全性风险为代价,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用药量虽不够精准,但也不宜随意逾越。并分析指出影响中药疗效和应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中药种质及品规质量差异、性能差异、入药部位、配伍用药、剂型与给药途径选择、药物在汤方或制剂中的地位、煎煮液浓度与药液得量、服用方法、用药是否对证、患者个体差异与用药依从性等;四是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特有的较完备的科技体系,炮制入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三大特色之一,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不应粗制滥造或过度创新,在现阶段仍应更多地讲究继承和传统经验标准;五是发展中药临床药学,不断提升合理用药监测水平,是促进中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和职能转换,加速学科建设,提高学科地位和服务水平的根本决策。因此,在中医院临床药学试点时期,即率先对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基本内容、一般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在《中国中药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中药临床药学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的探讨”、“试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某些误区与应有对策”等大量文章,系统总结概括了临床药学研究的十个方面内容,即:中药品质保证研究;用药禁忌研究、复方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与相互作用研究;中药量效、毒效关系研究;中药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监测研究;饮片形态变异与汤剂煎煮服用方法研究;剂型改进与给药途径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药物临床试验、作用评价与品种更替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在医院药学岗位工作的30余年中,深入探讨了中医院药事管理的历史沿革、学科定位、内涵特征、基本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管理模式及其应有的转变与未来发展,经过两年多的立题研究,整理出版了《现代中医院药事管理学》一书。指出医院药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药品质量管理、安全合理用药管理、人才队伍与学术内涵建设管理。

主要学术经验::一是丰富的用药经验,他不仅熟识药性和常用方药,懂得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防治原则,而且对常用中药和方剂的用法用量、用药禁忌、使用注意、煎服方法等均了如指掌,在长期药学服务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选药、用药经验;二是中药品质辨识经验,特别是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别经验。强调把正品特征、品规等级作为性状鉴定的重点。并在日常验收工作中总结提出了一辨品种、二辨真伪、三辨新陈、四辨老嫩、五辨野生与家种、六辨有无掺杂、七辨清水与非清水、八辨含水量、九辨生熟、十辨等级的“十辨”经验;三是熟练的加工炮制与炮制品火候标准判断经验,如传统的拣选、洗润、切制、干燥、炒、炙、蒸、煮、、煅法等炮制程序、操作方法、技术要点等均有熟练掌握;四是熟悉中药贮藏养护经验,具体总结了11种经验养护法,以及各类中药的储存保管要点与基本养护措施;五是丰富的中药处方调剂与药学服务经验。刘老将中药调剂视为一门学术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并进行了专门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并身先士卒,身体力行,总结提炼了大量有益经验,如处方应付、处方审查、处方分类、用药咨询、发药交待,以及药物通用名与别名、俗名、处方用名、药物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纠分与差错的分析、处理等,均能准确应对。

主要学术成就:一是总结发表了100余篇学术文章,其中属于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调剂学等专业学科的计30余篇,属于临床药学与合理用药的30余篇,有关用药质量、用药安全与药事管理方面的亦有30余篇。每篇文章中都展现了较为鲜明的学术观点;二是参加编写了15部著作,主审了七部著作;三是主编出版了20余部著作,如《简明中西药物手册》,首次将3000余种中草药单味药及中成药与西药合而成篇,重点介绍各药临床应诊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毒副作用、相互作用、使用注意,以及南、北用药特点,并对中草药和中成药的功用既按中医病证名也按西医病症名进行系统归纳,既适用于中医院也适用于西医院和中西结合医院的医药学工作者使用。被当时的出版部门认定为“促进中西结合用药的创举”,“是旨在为当代医学临床提供中西又简明实用的药物选用手册”;再如《中医处方手册》,将中医内、妇、儿、外四科的常见病,按每种病的不同证型,分别主证主方及加减变化,并逐一列出供选成药名录、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为促进中医临床对证选方选药,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了极大方便,被省内老中医专家称“为中医界做了一件好事,完成了某老想完成而未来得及完成的事”;《中草药与中成药选药指南》,则突出特殊人群用药,开辟妇、儿用药专栏,详细记述了妇女、儿童,以及老年人等的用药宜忌,收载了许多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与中毒解救措施,更加详尽和系统记述了现代医学临床的引伸应用,合理记述了儿童用药的折算量;《现代中医院药事管理学》,则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药学伦理和药事法规为准绳,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维护人民健康为宗旨编著而成。既表征了中医院药事管理固有的学术内涵特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现代管理理论,反映了学科前沿研究进展,是中医院药事管理史上第一部药学管理方面的专著。四是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玄麦咽康含片(铁笛含片)的制备工艺与药效学研究”、“中医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代化研究”等9项科研课题研究;五是担任过《中药学》、《中药炮制学》等6个学科的教学,以及硕士研究生和全国第三批、第四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六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科普、养生知识宣传,撰写发表了大量科普养生文章;七是主持省中药专业委员会工作10余年,为加强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促进药学术发展,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工作;八是为行业主管部门起草了医院中药管理办法、建设标准、管理规范、评审细则等许多文件和文稿,应邀参加了各类检查和评审。

附刘老座佑铭:

1、人生座佑铭:严谨治学,锲而不舍,必致学验俱丰;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必致事业有成;诚信笃朴,仁厚宽容,可受众人爱戴;公正廉洁,淡泊名利,可留一世青名。

2、养生座佑铭:陶冶情操,平和心态;勤劳为本,以动为乐;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情缘和谐,家庭美满。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专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