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病案 - 谭新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您的位置: 谭新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特色病案详细

淋证风寒外袭,湿热内郁证(急性泌尿系感染)

发布时间:2013-06-13 17:33
        淋证病在膀胱和肾,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无力。
  廖某,女,26岁,2005年10月17日初诊。
  患者尿频、尿急3日。
  初诊:自6日起,因服冷饮之后,自觉恶寒发热,排尿不适,尿频,尿急,继而发冷寒战恶风,尿道灼热刺痛,去医院就诊,查体温39.4℃,WBC2300/mm3,尿检:白细胞30~45/HP,红细胞10~25/HP,脓球少量,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先后服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察其:发热恶风,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尿急不尽,尿色淡红,小腹拘急,腰部疼痛拒按,舌质红、苔薄白,脉滑细且数,体温38.8℃,尿常规: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20~30,脓球大量。诊其为:湿热蕴郁,下注膀胱之淋证。此为寒湿外侵,阻滞气机,阳气不得外达所以发热恶风;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尿频、尿急,尿急不尽,小腹拘急;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以致尿道灼热刺痛,尿色淡红;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则腰痛拒按。治法:清热化湿,凉血通淋。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处方:荆芥6g,防风6 g,前胡6 g,独活6 g,生地榆10 g,滑石19 g,瞿麦10 g,木通2 g,炒山栀6 g,炒槐花10 g,大腹皮10 g,焦三仙10 g,茅、芦根各20 g。水煎服,日1剂。
  复诊:服药5剂发热见轻,又服3剂,热退、尿路刺激症消失,大便偏干,小便色赤,体温正常,尿常规检查:白细胞3~5/HP,红细胞0~2/HP。此湿邪渐化,余热未愈,仍以前法进退,药用:
  荆芥炭10 g,防风6 g,白芷6 g,独活6 g,炒槐花10 g,茅、芦根各10 g,桑枝10 g,柴胡6 g,黄芩6 g,焦三仙10 g,小蓟10 g。又服上方10剂,尿常规正常,无其他不适。
  按:泌尿系感染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据统计约20%的妇女一生中曾患过泌尿系感染,属于中医“淋证”范畴。谭老所治廖某,恶寒发热、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滑细且数,证属湿热内蕴,下注膀胱。值得注意的是,本例患者虽恶寒较重,甚至则寒战,但并非冷淋,冷淋多为肾气不足或命门虚寒所致。本案之恶寒,乃寒湿外侵,阻滞气机,阳气不得外达所致。因此治疗以祛风化湿为主,兼以清热,风能胜湿,风能开郁,故重用风药,其效甚佳,另外,此类患者宜注意饮食调摄,禁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淋证风寒外袭,湿热内郁证(急性泌尿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