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电子院报第186期第三版03详细

秋冬养阴十“点”建议

秋冬换季时节,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黄帝内经》提醒道:“秋冬应养阴”。中医认为,秋冬养阴是为了让人体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如何养“阴”,给大家十点建议。

多喝“点”水

餐前半小时喝些水,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餐后半小时喝水,可以减肥;温水是强效的安神剂,睡前喝一些对心脏有好处,还可以缓解失眠;早起后大口喝点水可以缓解便秘。天气冷了,建议大家每天保持2000~3000毫升的饮水量。

出一“点”汗

出汗会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热量本身就会消耗很多脂肪,因此,秋冬季节适当出点汗可以减重。出汗还可以控制情绪,使人体神经得到放松,让情绪更加稳定。中医认为,出汗可以解毒,外感风寒、风热病邪通过出汗方式,可使人体的毒素排出体外。冬季养生要适当活动筋骨,出点汗,才能强身体。不过,跑步做操只宜微微出汗,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宜进“点”补

秋冬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需要提醒,如果药补,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秋冬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建议先通过食疗调整一下脾胃功能,比如吃点红枣炖牛肉、花生仁红糖水,生姜大枣牛肉汤等。

常喝“点”粥

冬季养生要谨记一个原则,就是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调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可饮“点”茶

茶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红茶,甘润、温和、驱寒。甘温的红茶可以滋养人体的阳气,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生热暖胃作用颇佳。如果再搭配一些蜂蜜、生姜、牛奶等食物,驱寒效果会更好,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一些营养。适量饮用红茶,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发汗和利尿,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关照“点”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热水泡脚是一种健康的养生方式,对身体有一定好处,能够除湿驱寒、疏通经络、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建议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稍早“点”睡

唐代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冬季夜晚温度较低,适宜早睡,藏阳气,也有利于身体的各个肺腑的修复(止阳气损耗)。起床时间一般是在太阳出来以后为佳,此时阳气上升,有利身体阳气恢复。

学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调动“点”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诸如快走、慢跑、跳绳、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勤通“点”风

秋冬季节交替,正是传染病高发时节,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要严重,应留意常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开窗通风,百病灭踪”,这句民间谚语是积极有效的防病措施。

作者简介:

谈珍瑜 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尤昭玲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传承人及负责人,国家区域中医(妇科)诊疗中心负责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性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湘中医妇儿联盟盟主,湖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专家。

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2篇SCI、14篇CSCD、26篇核心期刊。擅长月经不调、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高危妊娠、产后病、不孕症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第186期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