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综合新闻详细

我院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新冠康复期中医外治服务

发布时间:2023-01-11 15:19 作者: 李立平、郭元

近日,31岁的冯女士前来中医护理门诊就诊,自诉“阳康”后出现夜间盗汗,睡眠浅,容易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视其舌质红,苔白厚偏黄,脉弦稍数,辨证湿热内蕴型。

根据冯女士的具体情况,中医护理门诊专家给予耳尖放血一次,结合手指点揉曲池、手三里、少海、内关穴和耳穴贴压神门、枕、皮质下、心、肾等穴位。指导其每天每穴按揉35次,每次23分钟,按压力度以自觉有酸胀感为度。经过连续3天治疗,患者盗汗消失,睡眠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白稍厚,脉弦。冯女士对症状的改善感到十分喜悦,特来护理门诊对工作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据了解:很多人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头身困重、发热、乏力、头痛、耳鸣、关节痛、失眠等不适症状。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护理门诊以辨证施护为核心,三因制宜,进行多维度综合治疗,帮助患者改善相关症状,提高疫后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门诊主要开展的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有:艾灸、脐灸、刮痧、平衡火罐、火龙罐、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非药物治疗法以及药膳食疗法,结合病情采取个体化辨证、精准施治,为患者提供中医药全方位诊疗服务。

图片 6

图片 4

脐灸:通调三焦,温补下元;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敛汗固表;健脾和胃,升清降浊。改善食欲不振、便秘、腹泻、肌肉酸痛、咳嗽、咯痰、乏力、易疲劳、虚汗。

图片 5

刮痧:具有扶正祛邪、排泄瘀毒、退热解惊、开窍益神等功效,改善头痛、全身困重、咳嗽、咽痛、鼻塞、关节痛。

图片 13

平衡火罐:激发人体阳气,祛除寒湿,平衡阴阳。调理腰、背疼痛、背冷。

图片 14

火龙罐:具有艾灸、刮痧、推拿、点穴的综合作用,又完全避免了刮痧及负压走罐的疼痛感,即刮即消,几乎无痛。改善畏寒肢冷、全身困重、肌肉酸痛、咳嗽、鼻塞流涕、腹胀、腹泻、便秘。

图片 3

耳穴压豆:具有镇痛消炎、补益肺气、调和气血、退热等功效。能缓解头痛、失眠、疼痛、食欲不振、嗅觉、味觉减退、盗汗,提高人体免疫力。

图片 10

穴位贴敷:根据辨证选用不同的药粉,调和之后贴敷于穴位。调理食欲不振、乏力、虚弱、腹泻、便秘、咳喘、痰多。

中医护理门诊

挂号方式

●门诊大厅挂号:中医特色护理门诊

●手机预约挂号:关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众号”→导诊→预约挂号→中医特色护理门诊

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地点:门诊三楼349诊室



中医护理专家

图片 2

张月娟:二级教授、主任护师,中医内科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健康管理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研究室主任。中华护理学会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传承与发展共同体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家,湖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运用中医思维来宣传和指导养生防护,将传统中医外治法(如系列罐法、灸法、刮痧法,手指点穴,耳穴贴压,耳尖放血,穴位贴敷等)运用到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及护理,尤其对中风病肢体功能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针对全院护理人员开展职业心理咨询发展门诊,以及睡眠障碍门诊。主持参与省部及厅级课题33项,获奖21项;撰写论文58篇;主参编护理专著27本。

坐诊时间: 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图片 7


李立平:副主任护师,李氏砭法师承弟子,第85期、96期“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传授班”助教,厚朴中医学堂修习营学员,致力于以中医外治法调理现代人的身心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图片 8

刘清元: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从事中医特色护理治疗工作多年,擅长耳穴调理失眠,便秘,头痛等各种亚健康状态,在运用中医中药处理各种皮肤溃疡伤口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图片 3

周运波:主管护师,神经内科10病区护士长,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会员,第一届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级视力康复调理师,医院十大工匠人物,传承多位国家级耳穴大师经验,被授予耳穴治疗传承基地,从事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护理工作十九年,具备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及中医养生保健指导,擅长耳穴疗法、放血疗法、手指点穴等,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诊治失眠,神经衰弱,偏头痛,脑梗康复,各种痛症,慢性鼻炎,痤疮,痛经,月经不调,小儿抽动症,青少年近视,视疲劳,干眼症等,深受广大病友的喜爱与肯定。

坐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我院中医护理门诊开展新冠康复期中医外治服务